“一带一路”骨骼肌肉慢性疾病会议、2025年成渝双城经济圈肌肉学科共建大会暨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肌肉学专委会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来源: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发布时间:2025-03-28 浏览次数:94次

      2025321-22日,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2025“一带一路”骨骼肌肉慢性疾病会议、2025年成渝双城经济圈肌肉学科共建大会暨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肌肉学专委会学术会议在重庆市永川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以“‘一带一路’连中外·成渝肌骨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美国、埃及、保加利亚、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和国内各地区220余名专家齐聚一堂,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围绕骨骼肌肉慢性疾病的前沿技术、中西医结合创新及“一带一路”医疗合作展开深度对话,为全球骨骼肌肉健康贡献智慧方案。

0321日,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肌肉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圆满落幕,会议由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肌肉学专委会徐海涛主持。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浮针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群波教授教授回顾专委会三年发展历程,肯定其在技术推广、科研创新中的突出贡献,并宣读专委会更名批复,宣布“浮针医学专委会”正式更名为“肌肉学专委会”。学会工作人员现场发放选票和计票。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张亚冰秘书长现场宣布选举结果并颁发聘书。肌肉学首倡人符仲华教授当选名誉主任委员,骨发育再生医学领军者涂小林教授任学术顾问,王群波当选主任委员,马坤龙等7人当选副主任委员,栾富均等16位当选常务委员。

肌肉学是2023年由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首次倡导提出的的一门崭新的学科,是研究肌肉及其相关毗邻组织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包含有肌肉生理学、肌肉生化学、肌肉病理学、肌肉治疗学、肌肉康复学等内容。肌肉学的研究和应用基于浮针临床的观察和思考,但又不囿于浮针。肌肉学的研究,可以修正很多病症的基础理论和诊断。本次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肌肉学专委会的成立,让喜爱肌肉学的同仁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平台,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0322日,开幕式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副院长周昌龙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浮针医学研究所所长、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中国医院协会国际医疗服务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赵亮、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余华荣教授发表致辞。

本次会议设三大学术板块,分别由重庆医科大学涂小林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李波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政荣教授、重庆大学附属巴南医院武文杰教授、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徐希彦教授、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代震宇主任主持。

 

中国专家团队

美国专家

 

巴基斯坦专家

 

保加利亚专家

会议中,国外专家围绕骨骼肌肉慢性疾病的疼痛管理主题,分享了超声引导下治疗技术、神经介入及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等创新方案。中国学者展示浮针技术及其他中西医结合技术在膝骨关节炎、腰椎疾病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为骨骼肌肉慢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会议依托一带一路平台,成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了骨骼肌肉慢性疾病国际化交流进程,推动浮针技术走向世界,为全球骨骼肌肉疾病防治注入中国智慧。

 

 

供稿:肌肉学专业委员会

审核: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