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庆市肺康复基层巡讲暨第六届呼吸康复 论坛顺利召开
     来源: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发布时间:2019-06-28 浏览次数:1321次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人数4570万,患病率4.2%。同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9990万,20岁及以上成人的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已超过27%,致残率高,已成为严重的经济负担。呼吸康复是改善呼吸困难、健康状况和运动耐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低成本高效益的治疗策略之一。以呼吸康复为引领的脏器康复也是达到“2030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非药物策略。

       为深入解析呼吸康复在危重症早期康复、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呼吸慢病急性期到居家康复的全程个案管理中的策略与方法,突出呼吸学科和康复学科在该领域的交叉碰撞、协作多赢,由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呼吸康复论坛于2019年6月23日成功举办。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黄勇教授开场致辞后,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院长、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郭琪教授讲解了《不同脏器康复的异同》。他重点指出不同脏器康复所做的内容大致相同,核心是进行全面评估后,针对疾病特殊性和患者的具体需求选择康复项目和时机。国外通过积极的康复干预,尤其是细致的举措,成功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率,同时防止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极大节约了医疗费用。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智教授分享了《膈肌在呼吸&呼吸康复中的作用》。他首先介绍了膈肌的生理作用和呼吸慢病时膈肌的改变,重点讲解了膈肌功能障碍的治疗策略和临床实际疗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白定群教授讲解了《脑卒中患者的呼吸康复策略》。他分析了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类型、机制、影响因素、评估方法,以及康复治疗目标和方案,特别介绍了该科使用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最后指出脑卒中患者的呼吸康复至关重要,但目前重视不够,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开展适宜的、规范化、系统化的临床工作。

       在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朱佑明博士扼要地介绍了《基于中国慢阻肺患者特征看合适的药物选择》之后,中国科学院大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黄勇教授讲解了《咳痰障碍的类型和呼吸康复策略》。他着重指出气道廓清对于呼吸慢病患者是重中之重,以“货车运货”的四大环节形象生动地解释咳痰障碍的类型、机制、特殊关注点和呼吸康复策略,比较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康复医学科的应对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强调“虽方法相似,也各有说道,但重在规范,最终胜在坚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彭晓华博士继续介绍了《呼吸康复运动疗法》,包括运动训练的概念与作用,结合各项评估制定运动处方,最后分享了实际应用的临床病例,一个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中老年患者,经过充分评估后,恰当而全面的康复治疗让患者病情迅速缓解,持续稳定。

       下午的实操部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曹存霞康复治疗师以重症患者呼吸康复为题,着重介绍了通过呼吸康复,治疗师如何辅助撤离呼吸机、强化气道廓清、开展呼吸训练和运动训练。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彭静主管护师以2018年重庆市卫生适宜推广技术《分级诊疗体系下的多模块呼吸康复体系》为框架,着重演示了咳嗽咳痰、呼吸状态、关节肌肉和日常活动四大模块的评估与实施。

       最后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ICU徐磊教授讲解并演示了《重症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临床评估与治疗》。他着重指出神经外科患者困难脱机导致长期住院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膈肌功能障碍,评估中使用超声可以测量膈肌厚度、移动度、增厚分数,追踪膈神经走行,体外膈神经刺激已经成为了呼吸康复的重要辅助手段,包括神经重症患者。 

       本次论坛吸引了200多名重庆市各级医院对呼吸康复感兴趣的医生、护士、康复师、治疗师参会,大家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以及神经重症室,从各自学科的角度角色、特点优势出发,就呼吸康复同一话题进行讲解和演示非常感兴趣,纷纷认为多学科协作开展呼吸康复能够让各类患者最大程度的获益,会议内容丰富精彩,收获颇丰,会场一直到结束时都是满场状态,与会者也意犹未尽。